【學苑專訊】譚廣亨在三年前副校長任命風波期間,被校委會任命為「暫任首席副校長(Interim Provost & Deputy Vice-Chancellor )」直到港大招聘到新任首副為止。然而三年後的今日,譚依然是暫任的首席副校,而港大亦同時被發現將兩個招聘副校長的廣告下架(包括招聘首席副校長及大學拓展副校長的廣告),因此出現譚或會「坐正」首席副校長一說。
隨後本刊從消息人士得悉,是次首副身分遭質疑一事,當中或存在程序出錯的問題,以下本刊將整理是次首副身分爭議的矛盾之處。
副校長招聘廣告下架與校方回應相矛盾
港大就譚「坐正」首席副校長的質疑曾回覆指,「譚廣亨教授目前是暫任首席副校長。一般而言,在尋覓和遴選的過程中如果未有合適候選人,程序會暫停待適時再啓動。」然而據《蘋果日報》報道[1],在今年7月27日港大人事部網頁庫存紀錄仍有刊登首席副校長的招聘告示,惟現今該招聘廣告已下架。除此之外,本刊亦發現大學拓展副校長的招聘廣告同樣被下架,而該職位暫時懸空。
校方表示在尋覓和遴選過程中未有適合候選人才會暫停程序。然而就目前情況而言,校方已移除首席副校長及大學拓展副校長兩個職位的招聘廣告,本刊曾詢問校方是否已尋得適當候選人而將廣告下架;若不,對於如何在無招聘廣告的情況下尋找候選人,港大方面仍未有回覆。因此對於譚會否自動「坐正」成為首席副校長而非暫任,及大學拓展副校長一職會否繼續懸空則成疑。
此外,現時港大網站大學主管人員一頁中簡介譚為「首席副校長(Provost and Deputy Vice-Chancellor)」,而非「暫任首席副校長(Interim Provost & Deputy Vice-Chancellor )」,令「坐正」一說更加惹來非議。[2]
副校長物色委員會已無法運作 能否進行物色程序成疑
根據大學規程及於 2003 年通過的「與時並進」報告,首席副校長需要由校委會於諮詢教務委員會後聘任,再經由國際物色及遴選程序篩選,其聘任條款及條件、權力及職責,由校務委員會訂明,而該職位屬於全職。
然而據了解,該物色委員會由七人組成,惟當中包括兩名學生代表及連同主席馬斐森(前港大校長)在內的多名成員,已先後離開港大。其後不管該物色委員會是由馬斐森、譚廣亨抑或張翔做主席時,均未曾開會處理有關人員變動或任命新成員的程序,亦無報告上繳校委會。本刊曾詢問校方若大學至今仍未重新委任新委員,若日後副校長的職位有候選人希望擔任,在該物色委員會無法運作的情況下招聘新人,會否變相無法進行招聘,惟大學方面尚未就事件回覆。
譚已暫代首副長達三年半
本刊亦因事件詢問學生會大學事務秘書李梓成之看法,李表示港大所有署理、暫任的職位均為過渡性的臨時安排,惟譚已擔任「暫任首席副校長」長達三年半,或令「坐正」一說不證自明。另外,李亦指譚本身以暫任首席副校長的身分兼任多個重要職位,包括曾擔任署理校長,李認為這並不是慣常的做法,因此敦促校方應儘快重啓首席副校長之物色程序。
本刊曾就各項疑點詢問校方在處理暫任首席副校長時是否有出現程序錯誤,惟校方回覆本刊指對於具體進一步程序細節的問題,需要向負責的同事進一步了解才能回覆。
註:
[1]:蘋果日報報道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031/20534519
[2]:大學主管人員簡介 https://www.hku.hk/about/c_office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