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新聞評議會消息

評議會通過周年辯論議題​ 「香港大學應繼續開放校園予公眾人士」​​​​

2020 年 11 月 29 日

【學苑即時】香港大學學生會評議會周年辯論(Annual Debate;第四次常務會議)今(11月11日)下午十二時半至三時半,於學生會大樓地下平台舉行,辯題為「香港大學應繼續開放校園予公眾人士」,評議會最後以大比數通過辯題。周年辯論開始前,一眾評議員為定於每年十一月十一日的和平紀念日(Remembrance Day)默哀三分鐘。之後,評議會選出行政秘書馬浩天及太古堂宿生會代表關穎瑤作為是次會議的署理評議會主席及榮譽秘書。​


|評議員就議題進行辯論​


普選評議員一余曉晴呼籲評議員以英語發言,顧及非粵語學生。余認為港大應該開放校園,因為大學屬於社會所有人,另外封閉校園會令公眾更難聽到大學的聲音。會長葉芷琳相信港大作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本身就會向公眾開放,而開放亦能拉近公眾與大學的距離,學生會及屬會亦會經常舉辦不同活動供公眾參與,讓學生與公眾留意到學生的聲音,因此校方應該繼續開放校園,並著手改善保安人員質素保障學生。內務副會長李沛聰認為封閉校園窒礙港大履行社會責任,而外務副會長鄭凱盈認為封閉校園無法阻止校外人士滋擾學生,反而會妨礙學生、教職員及公眾人士探索港大校園。經濟及工商管理學會代表黃琬淇認為封閉校園令社會更難聽到港大的聲音,同時阻止公眾認識港大文化。​


利銘澤堂宿生會代表郭永皓希望評議員一如平常的評議會會議一樣,作更深入的討論,不要只是讀出書面回應(written response)[1] 的內容,郭表示自己反對辯題,認為開放校園危害學生的人身安全,就如先前親政府不明人士進入校園破壞連儂牆,就算評議員追尋崇高的理想,亦應確保學生的人身及財產安全。​


社會科學學會代表崔俊晟表示在理念層面而言會表示贊成,但現實上為保障學生安全,港大則應封閉校園。施德堂學生會代表羅羲倫認為大學不應採取防禦政策,並非只有校外人士才能作出破壞行為,封閉校園亦未能完全保障學生安全,因此大學應繼續開放校園,令公眾更加了解大學文化,並且維持港大與社會之間深厚的連繫。法律學會代表張敬生持反對立場,認為大學自古希臘開始就作為保護學者的庇護所,為有識之士提供空間作學術研究,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只是錦上添花;張認為現時大部分公眾人士進入大學並非為交流學術或體驗自由,而讓公眾進入大學校園交流不代表要全面開放校園,大學可以透過登記讓學者進入大學校園進行交流,大學生想親民亦能自己到社區進行交流、道濟天下,不需要讓公眾人士進入港大校園。之後張就自己疏忽而未有提交書面回覆,向評議會及其他評議員道歉。​


李國賢堂學生會代表楊潔荔不認同大學應該與社會隔絕,亦非純粹為學生提供學習空間,大學校園應為大學成員與公眾交流的地方,大家不應「斬腳指避沙蟲」地封閉校園,就算像先前有不明人士進入校園破壞連儂牆,封閉校園仍然有機會標誌著社會運動與思潮的終結,因而不應封閉校園。孫志新堂宿生會代表龔漢傑認為港大應為整個香港社會而立,並非單純服務學生。​

馬禮遜堂宿生會代表麥晉棋希望定義何謂「學者」,並表示難以為學者劃下標準,校方可以藉封閉校園去限制學術自由,並反問張法律學會正於學生會大樓一樓進行有公眾參與的法律講座,是否就違反了張先前的言論。體育聯會會長鍾睿智認為封閉校園並非保護學生人身安全的上策,反之應加強保安人員相關訓練,而大學作為最自由的地方卻被封閉,港大學生不應習慣這份封閉,而應該去守護這份自由。​


學苑總編輯蔡泯劻認為今日評議員的討論能整理為「大學本身是否具備公共性,因而本質上需要開放」、「開放校園會否損害學生利益」與「封閉校園能否保障學生人身安全」三個層面。蔡認為港大為香港而立,本質上具有公共成分,因而應該開放予公眾,而學生利益亦能透過智華館與學校飯堂的閘機與讀卡機,防止相關資源被公眾濫用,保障學生利益。而蔡指出封閉校園無法保護學生,先前親政府不明人士進入校園一事,問題並非在於其進入校園,而是他們作出破壞與試圖攻擊學生,而對港大學生人身安全而言,最大威脅莫過於去年十一月嘗試攻入校園的香港警察,顯然地封閉校園不能阻止警方進入校園襲擊學生,因而不應以保障學生安全而放棄大學開放予社會的本質。學生福利秘書陳學霖認為開放校園對港大建立正面國際形象而言尤關重要,封閉校園未能防範學生受到滋擾,陳指出百週年校園設計時就打算讓公眾使用,封閉校園會違反當初的設計原意。學社聯會代表一李啟楠認為港大作為綜合型大學,同時兼負研究、教與學及社會責任,而開放校園能夠讓大學履行上述職責。李志雄紀念堂學生會代表吳泓棋則表示反對辯題,吳擔心評議員會花費太多時間討論理念層面而忽視實際情況,其認為大學應將學生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因此反對開放校園予公眾。利希慎堂學生會代表楊卓韜認為不應封閉校園,放棄港大學生與公眾聯繫的機會。文學院學生會代表吳家齊認為港大建築應向公眾開放,因為港大以至社會的成功建基於多元開放與自由之上。建築學會代表林樂言表示大學是孕育學生社會意識之地,既然我們不可能防範所有人進入校園破壞大學設施以至連儂牆,我們不應封閉校園,繼而影響學生社會意識的發展。​


醫學會代表雷適文認為開放校園有助大學成為多元的地方,牙醫學會代表白竣榕亦認為開放校園能令公眾體驗到大學自由的風氣,再者封閉校園亦未能保障到學生人身安全。教育學會代表曹敏言指出開放校園是大學尊重公眾言論自由的體現,並且能令不同觀點在校園內交流,讓不同背景人士發表意見。財務秘書林靖浵認為封閉校園會導致港大學生遠離社會,大學事務秘書一鄧悦昕亦認為開放校園最能令大學達致本身的宗旨。工程學會代表陳翺僖則反對開放校園,因為封閉校園為保障學生人身安全的最佳方法。大學堂宿生會代表胡梓彥認為開放校園為去除學術階級的重要舉動,因此應該繼續開放校園。體育聯會代表二曾梓楓認為短期而言沒有必要開放校園予公眾人士,現時有不少不明人士進入港大,相關保安措施亦未能保障學生安全,況且現時大部份進入港大校園的公眾人士並非學者,與學術交流無關。李兆基堂宿生會代表梁詠恩認為評議員開始重複論點,梁認為港大與中學不同,並非單純傳授知識的地方,作為與社會有聯繫的學府,港大應該繼續開放予公眾人士並且解決保安問題,而非因問題而放棄理念選擇屈服。聖約翰學院學生會代表溫文樓指出因現時沒有公眾人士在校園進行學術交流,而剝削公眾在大學範圍參與的權利並不合理,因而支持繼續開放校園。偉倫堂學生會代表趙子芯認為開放校園為學生組成滋擾,先前亦有破壞連儂牆,作為培育學生的地方,港大應該封閉校園令學生免受滋擾。太古堂宿生會代表關穎瑤表示同意李兆基堂宿生會代表梁詠恩,指出今日的討論焦點在於大學的社會功用,港大作為社會一員,如果以保障學生人身安全與設施去封閉校園並不合理。體育聯會代表一劉倬昕亦認為封閉校園未能防止設施被破壞,文化聯會代表一黃思朗認為大學並非單純學習的地方,同時兼負社會責任。最後施德堂學生會代表羅羲倫指出校園為公眾地方,我們亦不應在自由與權利受侵犯時選擇逃避。署理評議會主席馬浩天提議給予在場基本會員發言權,但未有基本會員發言。​


|辯題獲大比數通過​


最後評議會就辯題進行表決,普選評議員一余曉晴建議進行記名投票,最後議案以31票贊成、5票反對、沒有棄權票下獲得通過,相關動議如下:​

Motion 4​

香港大學應開放校園予公眾人士。​

The University of HK shall open its campus for public access.​

Proposer: YUE Hiu Ching (PC1)​

Seconder: JEH Tsz Lam (P)​

Time received: 15:13​

Total vote: 36​

For: P IVP EVP FS SWS UAS1 SAP BEAR EDSR AAR SSSR ASR DSR MSR MHR STHR LHHR SCSHR UHR SKYLHR SJCR LHTHR LSKHR RSA1 RCA2 RICA1 RICA2 ECU CTVC PC1 SWHR (31) ​

Against: LAR RCLHR WLHR LCHHR RSA2 (5) ​

Abstain: ​ /​

Motion was put to TWO-THIRD MAJORITY and was CARRIED at 15:18 ​ ​ ​ ​


余在議案通過後評論,表示自己在提交期限之後依然接受評議員的書面回覆,因此認為沒有提交書面回覆的評議員並非疏忽,而是放棄在評議會為屬會或會員發聲的機會。此外,余亦希望評議員不要在未有通知情況下長時間離席。​


|評議會通過三份聲明​


之後評議會在無反對下,通過大學事務委員會的《香港大學學生會就副校長任命之聲明 |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Students’ Union Statement on the Appointment of Vice-Presidents》與《香港大學學生會就副校長任命之聯署聲明 |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Students’ Union Petition on the Appointment of Vice-Presidents》以及時事委員會的《暹羅不沉默 大馬聯合港臺學生組織抗議泰軍政府鎮壓民運 | Thailand: Silent No More – Student Organizations from Malaysia, Hong Kong and Taiwan Slam Junta’s Suppression of Pro-Democracy Movement》聲明。

註[1]: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G-l1Y121jMpeXPOqgAGH1D63I1Vfw7Im/view?fbclid=IwAR1de2isFKcsWioHC1QGXldlqQg2-9Z6yl14AE0R6GHrCENLHdd9RLtg6O8

下一則
上一則
2020 年 11 月 29 日

關於作者

學苑編輯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