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苑專訊】2021年度香港大學學生會周年大選將於2月1日至2月5日期間在網上舉行,而一連兩日、每日五小時的中央諮詢大會(central campaign)亦會於1月25至26日下午1時至6時於學生會大樓地下進行,並設有網上直播。本刊訪問了候選學苑編輯委員會誌閣,了解他們的來年工作計劃及對個別議題的看法。
劉:候選總編輯劉建希
張:候選副總編輯張卓妍
鄧:候選副總編輯鄧蔚藍
問:請簡單介紹自己。
劉:我們為二零二一年度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候選編輯委員會「誌」閣。我們的內閣取名為「誌」,此字源於《列子 · 楊朱》中一句「太古之事滅矣,孰誌之哉?」誌的本義為記載,從字形來看可以拆為「言」和「志」。時值多事之秋,我們認為如果沒有人去記載這段歷史,到最後只會淪為官方用以粉飾太平的說辭,因此我們希望繼續以紙筆記錄這時代的荒謬,並以筆作戈,諷刺時弊。我們亦相信學苑的精神為獨立及自由,而我們希望繼續參與大學生思潮的發展,謹守學苑「慎思敢言」的精神。
問:你們會如何形容自己在政治光譜上的定位?
劉:以現時香港的政治光譜而言,我們會定義自己為「本土派」。我們認為香港的發展應以本土利益為先。
問:請介紹你們來年的出版計劃。
鄧:我們來年將出版六本刊物,分別為兩期常刊、一期特刊和三期副刊。兩期常刊將分別於五月和十月出版,而特刊則於一月出版。除此之外,我們亦計劃於六月、八月和十二月出版副刊,內容會聚焦在專題和文藝,希望讀者可於常刊的空檔間繼續接觸到有關社會文化和藝術方面的內容。
問:來年會否繼續探討有關香港民族的議題?
劉:雖然學苑的前輩都已經就香港民族作出不少論述,但我們仍會考慮有否其他探討的空間,我們相信學苑的精神為獨立和自由,因此我們不會被輿論所迫,限制自己寫作的議題。
問:未來會否有新的新聞取向?
張:我們將繼續於常刊設新聞版面,並於學苑的社交媒體專頁、網頁上載即時新聞。校園新聞方面,我們希望繼續監察校方和學生組織運作,包括報道校方管理層決策、評議會動向、校內工程進展、新任副校長上任之後的狀況。社會新聞方面,我們希望繼續為學生以至社會大眾提供多一個了解真相的渠道,包括報道立法會選舉、國安法實施之後的情況及法庭新聞等。
問:請評價過去一年港大管理層赤化風波。
張:我們對此表示遺憾。過去一年,校委會通過任命背景成疑的中國學者申作軍、宮鵬為副校長的議案。我們認為該決定漠視師生民意,包括學生的靜坐和連署行動。另外,我們認為該全球遴選程序欠缺透明度,令人質疑校長張翔是否「用人唯親」。因此,我們希望來年監察兩位副校長新上任之後的情況。
問:會否因國安法改變編採方針?
劉:新聞方面,我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報道真相,捍衛市民知情權。撰寫文章方面,亦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寫下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堅守我們認為正確的價值。
問:請評價校方早前打壓校園傳媒一事。
劉:首先,校方由始至終都無回應該段「惡搞影片」中提出的問題,包括資源分配不均,校方變得越來越專制。校方在電郵中僅僅以「影片不能反映學生意見」等的字眼,亦是嘗試將自己的觀點加諸於學生身上。我們認為校方正以威權手法管治香港大學,亦是在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我們認為此事正表現出香港大學的言論自由正收窄。
問:如果上述事件不幸再次發生在你們身上,你們會如何處理?
劉:我們會盡自己作為第四權最大的努力去捍衛香港大學同學的知情權,同時維護學苑獨立、自由的精神,繼續跟進和報道事件。即使被打壓亦會衡量這些指控和打壓的程度,並以莊友的安全為先。
問:有甚麼說話想與選民說?
劉:近年校方管理層赤化,而外面的社會亦十分紛亂、前路茫茫。但若有幸當選,我們將繼續以校園傳媒的角色監察校方。每一位選民的選票對我們而言都十分重要,希望大家可以投誌閣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