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苑新聞】9 月 5 日,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決議撥款 10 億 2,490 萬元予港大,於沙宣道 6 號建造臨床培訓設施中心。工程涉及拆除原有的何善衡夫人堂及飯堂,並興建兩座新臨床培訓設施中心大樓,共提供 700 個舍位供需在瑪麗醫院培訓的醫學院學生使用,又將提供臨床培訓室、自修室、學生福利諮詢室等設施,預計於 4 年內完工。新大樓將有七成面積用作宿舍,三成面積用作醫療教學配套設施,擴建後可應付每學年招收 700 名醫科及護理系學生。
港大指,2002 至 03 學年至今錄取的醫學院學生人數增加了近 200%,惟醫學院設施空間面積增幅卻不足 80%,因此醫學院長期面對空間不足問題;且於 2025 至 2028 三個學年間,醫科生學額將由每學年 295 人增至 325 人,因此醫學院需要「追落後」,推展擴建工程,進一步培養學生能力。[1]
港府於 2018 年施政報告及 2022 至 23 年度財政預算案共預留 300 億元予港大、中大及理大進行擴建工程,以應付醫護學額的增長。港大早前推出未來十年全面擴建沙宣道計劃。短期項目包括於實驗室增建解剖室和遺體存放空間、擴建醫學院蒙民偉樓等,將於今年年底前完工;中期項目包括本次計劃建造的臨床培訓設施中心,及於沙宣道 3 號以東的「 綠化帶 」區域興建一座新教學大樓,預計於 2030 年完成;長期項目包括沙宣道 7 號白文信樓重建工程、沙宣道 21 號實驗室樓改造工程及於沙宣道校區興建大學走廊,預計於 2031 年完成。
醫學院校園發展及基建總監陳應誠於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中指,港大於過去 4 年已用約 7 億 5000 萬元以增補政府資助項目及進行自資基建及維修工程;未來幾年亦計劃預留約 100 億元進行整間大學的擴建計劃。[2]
注:
[1]:立法會CB(3)403/2025號文件
[2]:立法會CB(4)962/2023(01)號文件、立法會CB(3)302/2025(06)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