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快訊】二零一七年度香港大學學生會周年大選將於 2 月 6 日至 2 月 10 日舉行。本刊訪問了候選中央幹事會內閣睿鳴,了解他們的背景、參選理念和政綱。
黃:候選會長黃政鍀
陳:候選內務副會長陳希朗
王:候選財務秘書王曉瑋
問:可否簡單介紹睿鳴及來年會關注的議題?
黃:我們是港大學生會中央幹事會二零一七年度候選內閣睿鳴。外務上,幹事會以往舉辦過不少學術講座,如明峯曾請得吳叡人討論與民族相關的議題。這些論壇對同學來說可能過分艱澀,所以(睿鳴)會嘗試透過舉辦其他類型的活動來談論相關議題,令同學覺得較「易入口」,令平日不甚留意政治新聞的同學了解更多。
校政方面,我閣希望繼續跟進校委會事宜和大學條例的議題。因為此事有關大專教育,若港大學生會不跟進,便沒有其他人做。另外,我閣亦會在大學政策方面多做一點工作。《HKU Vision》於去年出版,集中談及港大未來十年的走向,所以我閣當選後有責任去留意「教與學」及整體大方向的事。這些就是內、外務最主要的方向。
問:最近有報章報道,指摘你們是繼承馮敬恩同學的「嫡系莊」,又說你們「支持港獨」,你們對此有何回應?
黃:第一,我們要澄清,這篇報道當中有許多指控都屬捏造,如聲稱我們「以武制暴」、「勇武抗爭」等。的確,模擬諮詢大會中曾提及抗爭底線,但「以武制暴」此四字則從來無出現過,因此可見整篇報道如孫曉嵐所言是「吹水成份居多」。就「嫡系莊」方面,馮敬恩亦有作出相關回應,指出現時學生會制度之下,根本無「欽點」、「嫡系」一說,因為只要有動議人、和議人,其實任何人皆可以參選,所以根本無法「欽點」出一支學生會的莊。
問:該報章提及「港獨」,睿鳴是否支持香港獨立?
黃:睿鳴來年大方向是討論香港如何得到民主,因為我們相信可以選出自己政府、用選票來懲罰不符大眾期望的政府,都是香港人真正想要的,如像台灣可以達至「政黨輪替」。因此,一切可以達到這目標的路徑,我們都應多加討論,港獨的而且確是其中之一,因為它完全「離開」了《基本法》的框架。因為要達到民主,首先要修改《基本法》,當中包括「要得到全國人大首肯」。而如大家所見,雨傘革命並非一條可行出路,港獨便是另一條可行出路,故未來可在這方面多向同學提供資料。
問:由 2015 年始,港大學生會自行舉辦六四晚會。至去年,學界亦自行舉辦晚會。你們對六四持何看法、又打算自行籌辦論壇或與學界合辦?
黃:我們會承接港大學生會評議會通過的一條重要議案,與該議案的立場相若。我們曾與數間大專院校學生會的候選幹事會商討,但暫時未有合辦計劃,只暫定會在校內舉行相關論壇。但這只是我們候選幹事會的決定,而根據以往慣例,六四當晚的活動會交由時委會作決定,故希望最後交給他們商議。
問:有指打從這一兩年起,六四不再是「學界議程」,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
黃:我認同。六四的確是一件對香港人很重要的事,當時不單大家因為普世價值而支持八九民運,從當時唱的歌可見那時大家有「很重的」中國人身份認同。無可否認,我們這幾代很難抱有對中國的感情,或是很希望看到中國有民主、支援中國同胞。因此我同意孫曉嵐會長所言,「香港人悼念六四此事,差不多要劃上一個句號」。我不會否認六四在今天仍然有很重要的意義,即使撇除當中中國人身份認同的感情,這也是見證香港民主運動的其中一件大事,所以我不希望有「很突然的轉變」,即是以往兩屆學生會都有舉辦論壇,今年忽然就不辦了。但希望日後能多談論要以什麼心態去悼念六四、在這一代(悼念六四)又有何意義。
問:校方成立專責小組檢討大學管治,但該小組報告遲遲未出,候選內閣有何方案應付?
黃:若能成功當選,這份報告必要在我們任期內出爐,但亦有幾個情況要留意。第一,該報告提及「廢除特首校監必然制」、「改革校委會組成」,我們會按報告監督這些改革。但有可能此報告會如學資處的報告般,只觸及「很皮毛的議題」。我們會與評議會合作撰寫一份大學生想見的報告。無論最後報告如何,學生會都可以手持一份建議書向校委會提建議,甚至與立法會議員討論時,都有些「實際」的(報告)展示出來。
問:去年的圍堵行動是由同學自組的罷課委員會策劃,假如出爐報告是一份脫離焦點的報告,睿鳴會否考慮策動或引領圍堵行動?
黃:如這份報告非同學樂見,我們相信同學不希望學生會處於被動狀態,等待下一份報告。因此,我們可以在報告出爐後,舉辦一些「方向會」,讓同學思考一下想讓學生會如何行下一步:到底是如上次罷課行動般,抑或是想再次圍堵。我們不會排除圍堵行動的可能性,但希望事前會採取相關程序,了解同學想我們採取甚麼走向。
問:有人說退出學聯就無計可施,亦有聲音籲港大學生會另組學界平台,你們有何看法?
黃:現時另建一個平台的可能性,似乎比改革的可能性更低。因為另建一個平台要耗費很長時間及很多資源,所以我覺得可投放更多時間於學聯身上。學聯本質上不存在很大問題,它純粹是一個平台,聚集多所大學學生會。反而財政上、制度上,可能大家對於秘書處有質疑,所以我們希望多放時間在聯上,因為我們只是退聯而非反了面,譬如我閣曾與學聯秘書長陳旻羲接觸,了解到他們都想過成立改革委員會,亦讓已退聯的學生會加入。假設學聯成功改革,屆時將會舉辦相關論壇讓同學了解情況,再考慮重入學聯是否比重建平台更可行。
問:政綱提及為學生會添置休閒道具及全日重開智華館全館,你們預視手續上有何困難?
陳:就智華館二十四小時(開放)有兩個重點。第一是將現時非考試時段的二十四小時區域托展至一樓全層,第二是在考試前數星期二十四小時開放全館。我們會持續與資訊科技服務部門及轄下的學習環境服務部門保持緊密溝通,獲取考試時段前一個月、半夜十二時半後的人流統計數據,向學校反映。
問:你們對提升舍堂宿費有何看法?
陳:我們會成立一個宿費的檢討機制,宿費調整是在宿舍委員會轄下的一個工作小組負責檢討升幅。現在有幾個條件及標準讓他們檢討宿費,但這些條件均沒有清楚列明比重,譬如其中條件提及舍堂的入住率、用水量、用電量等,但很多舍堂都不清楚其比重,故我們會釐清。第二,就宿費的加幅幅度及檢討宿費的頻率,現時並沒有清楚、劃一的標準,我們希望成立一個宿費的檢討機制,就以上問題劃分清晰的標準,希望宿費加幅能控制在同學財政負擔範圍以內,以及希望可以有固定標準讓舍堂跟隨。
問:你們希望未來香港大學走甚麼路線?
黃:就香港大學的路線,最常聽到就是希望港大不停國際化,成為「Asia’s Global University」。但我覺校方有時刻意將「國際化」與先前評議會周年辯論的「為香港而立」製造對立。一所學校「很國際」,不一定不可以為香港而立;它為香港而立,亦不代表它是一所「很狹隘」的大學。現在許多同學不滿本地生與非本地生的比例,因為過往幾年周年報告(annual report)中國學生所佔總體比例達五成。港大可能成立很多研究中心,但全都在中國。我希望,第一,港大就「國際化」有全面檢討,看看會否側重中國。第二,深思「為香港而立」是否會令香港大學成立一間狹隘的大學,會否有措施令香港大學多貢獻社會。
問:你們對於許多非本地生來自中國有何看法?許多人說港大學生會的活動不包括非本地生的參與,你們如何處理?
黃:許多非本地生來自中國,但校方沒有落實限制他們的百分比。我們認為非本地生跟交流生有點相似,皆有不同文化背景,令本地同學在上課時有所裨益,可現況是無法做到,因為絕大部份非本地生都是來自中國。這是香港大學的制度問題,而不是說:「我們不喜歡中國學生。我們不喜歡非本地生。」根本問題源於校方的收生制度,在此情況下我們不會責難來自中國的同學,既然他們是在制度未改善前進入港大,希望他們可以盡量多了解我們的本地群體。未來一年,港大學生會可能會就本地生和非本地生安排一些節目、大型一點的活動,讓不單是本地生,還有非本地生參與,希望同學多參與及了解香港。
問:對必然會員制有何看法?
黃:我們認為必然會員制是必要的,校方許多委員會都希望有學生代表,若我們不實行必然會員制,而是退會機制,就會令每一次選舉都無法涵蓋全部港大同學,選出來的學生代表無法有議價能力,令港大學生會無法做到其中之一目標——同學與校方之間的橋樑。因此必然會員制令我們涵蓋所有會員,確保我們在架構內有代表性。
問:今年同學欠交學生會會費的問題更嚴重,學生會財政如何達至收支平衡?
王:我們首先會發送電郵公告(mass email)提醒同學交會費,因為他們未必知道學費和會費是「分單」的,但財務及企業管理處(FEO)表示不能發送太頻密,故會與 FEO 繼續商討。另外就是確保學生會開源節流,因為會費收少了,可能減少行政管理開支、辦活動支出。我們也會和 FEO 及教務處洽談將學費及會費合單,若不能合單,也會商議其他措施,確保學生會財政能夠保持穩健。
最後,睿鳴呼籲同學投該閣全票:「首先,我哋希望大家可以投我哋睿鳴全票。嚟緊我哋都有唔同嘅目標,第一,大家可能會關心福利、康樂呢一方面,我哋都明白以往學生會可能喺外務比較出眾啲,大家認識嘅都係報章上嘅學生會,返到嚟校園大家可能未必知道學生會有啲咩好重要嘅角色。嚟緊我哋希望可以喺呢一方面做多啲,無論係福利,或者搞唔同嘅康樂活動等等。即係令同學了解更多佢哋覺得有用嘅資訊,希望大家都覺得:呢一個學生會喺我嘅港大生活入面,真係一個重要嘅持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