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事務長候選人晤學生 稱同學及校方欠缺信任
【學苑專訊】與學生事務長候選人會面的公開論壇今日(8月8日)下午二時三十分於明華綜合大樓一樓 T6 演講室舉行。學生事務長候選人(下稱候選人)到場介紹其理念及回答同學問題,而論壇將影響學生事務長的最終人選。現場所見約有二十名研究生及本科生參與論壇。
該候選人在介紹自己時,提及自己的願景包括讓學生在課堂外應用更多科技、以及促進國際生融入本地生群體。該候選人提出學生事務長的六個任務:「CEDARS」,Collaborate(合作)、Enriched(充實)、Discovery(發現)、Accommodate(包容)、Research(研究)、Synergize(協同)。
有同學問及候選人會如何協助被捕的同學。候選人指會當學生是「家人」,如果有學生被捕,若拘捕有正當原因的話,會嘗試協助減輕問題;若拘捕同學沒有正當理由,就會據理力爭為同學爭取自由。當被問到這種協助是否無條件時,候選人回應指法律本身並沒有政治立場。如果大學方面向學生事務長施壓,他不會順從;但若果有人真的犯錯,便必須承擔相應責任。
有出席學生問及候選人如何評價一月學生發動包圍校委會的行動,候選人回答指對當時情況不太了解,但從媒體的報導看,他感覺當時有互相推撞的情況發生,場面失控(lose control),但同時對馬斐森以「mob rule (暴民統治)」形容學生表示不認同。候選人又表示不接受使用暴力解決問題。
候選人稱作為港大校友,認為舍堂教育不如十幾二十年前般吸引。他認為這並非任何人的錯,而是客觀環境的轉變,現今部分同學的家庭沒有住宿困難,所以不願參與舍堂活動來換取宿位。候選人觀察到非本地生現時並不太能融入舍堂生活,但會以本地生的住宿要求為重(top priority)。他又認為住宿本身應比舍堂教育重要,因為學生平均家庭收入並不高,但他表示不認為舍堂教育與住宿需求兩者存在矛盾。
有研究生對研究學院(Graduate School)表示失望,候選人亦表示曾查閱研究生的就業數據,承認薪金水平的確沒有因學歷而改善,正研究開辦更多教授面試技巧、填寫履歷等的課程。
有同學問及候選人對設立性小眾廁所的看法,候選人則表示認為有必要。他認為每個人都應受到公平對待,而大學應在性小眾議題上跟隨國際。他亦關注同學的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會盡力處理個案,又笑指曾異想天開地參照南加州大學,在校園內設機械人檢測同學精神狀況。
學生會會長孫曉嵐於完結時,問及候選人對港大同學的評價,以及港大同學與校方的關係有什麼「危機」(crisis)。候選人稱讚港大學生是最佳的學生(the best),但同學需留意港大積極(positive)的一面。有同學提醒他不應忽略負面及根深蒂固的矛盾,他回應指並非忽略負面,而是兩者兼重。對於「危機」問題,候選人指同學及校方欠缺信任,溝通亦不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