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苑專訊】香港大學教師及職員會聯同香港浸會大學教職員會於本日(5月9日)下午兩時半於港大本部校園包兆龍樓舉行「跨院校關注港大研究誠信」記者會,出席者分別為浸會大學教職員工會理事陳士齊、學術自由學者聯盟成員黃偉國、立法會議員何俊仁、事件舉報人王凱峰、香港大學教職員會主席張星煒、香港大學校委會成員張祺忠、香港大學教職員會理事楊德忠(左起)。
在職卻無法進入實驗室 造假證據離奇失踪
王凱峰於會上詳述事情經過,他與另外三人於2014年12月發現數據造假後,向港大前校長、浸大現任校長錢大康口頭投訴,並於數日內進行書面投訴。涉事者港大化學系講座教授楊丹為王等人的上司,王指楊於他們作出投訴後作出報復性行為,如發出回溯日期(back date)的解顧信,並於王主動辭職後四個月通知期開始不久,單方面更改實驗室拍卡系統,令王無法拍卡進入,因此王就算仍然在職都無法進入實驗室。王稱,楊亦發電郵向實驗室成員稱不要開門讓王進入,以致最後王只能透過第三者收拾自己在實驗室的私人物品。對於涉事數據離奇失踪,王聲稱,他們將原始數據交給大學後,翌日存放在校內的這些數據包括的備份(backup),都離奇失踪。王指根據警方提供的實驗室的資料,事發當晚只有楊丹團隊黃乃淇一人有出入實驗室的記錄。
王:香港監察學術誠信如「石器時代」落後
王表示,楊丹對他作出的解僱雖被校方推翻,但自己最後仍決定辭職離開港大,這是為了「辭職明志」,因自己對港大處理造假的手法失望。王批評香港現在沒有如中國以及其他國家般,有獨立的研究誠信辦公室去監察研究真偽,只能靠「自己人查自己人」,是有如「石器時代」一樣落後。他指,大學的研究資金涉及公帑,在外國,學術造假要負上刑事責任,難以想像何以在香港能逍遙法外。他又指,政府投放數以億計資金支持的研究如果「無王管」,還不如拿同樣的錢放在公屋免租。
他同時指,數據離奇失踪,在外國大學如麻省理工大學(MIT)是沒有可能發生的事,因為在表證成立之後,實驗室會立刻被封鎖以保護證據。網友批評時任首席副校長兼研究副校長譚廣亨,指他根本不熟悉紀律委員會的運作。他指譚曾聲稱調查委員會不會有表證過程,但事實上委員會是有表證過程。
張祺忠:譚廣亨處理事件有角色衝突
港大校委會成員,民選教職員代表張祺忠也指出譚廣亨曾與楊丹合作發表論文,在事件中的角色衝突。他認為一旦楊丹的研究出了造假問題,就會令人質疑楊丹的其他論文同樣有造假問題,波及譚廣亨之前與楊丹共同發表的論文。譚廣亨在事件中難免令人質疑有可能會出於保護自身而影響了調查方向。
王:楊丹混淆視聽
張又指,調查結果公佈之後,有人誤導了JACS期刊,只講校方對於沒有人要負責的結論,卻將調查委員會的專家意見「輕輕帶過」。他指出,城市大學曾經嘗試重複試驗,但都失敗,而專家意見都是指向有人造假,他批評委員會「無人要負責」的結論不合理。王同時批評楊丹在事件中混淆視聽。他指楊將焦點轉移到論文上的第五張插圖(Figure 5),但他們的投訴是關於第三和第四張插圖(Figure 3 and Figure 4)。同時,他回應竄改數據的指控,指電腦系教授和英國的專家都已經在調查中作證指數據是完整無缺,指相關指控是「詭辯」。
王:已去信校委主席要求介入調查
張祺忠指,從專家得出的結論看,造假已被證明是事實,但委員會仍然得出沒有人要負責的結論,可見管理層已經失效,因此希望校委會介入調查。王凱峰指,委員會不跟從專家意見,校長馬斐森亦有責任。王指有一位跟隨楊丹對年的博士生指證楊丹對造假完全知情,但校長仍判決楊丹沒有失德。王指自己已經去信校委會,直接寫信給校委會主席李國章。他聲稱他傾向相信李國章是有誠信科學家,會為港大聲譽徹查馬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