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新聞

大選快訊:專訪學生會候選幹事會 蒼傲【背景及會務篇】

2019 年 1 月 20 日

consul

【學苑專訊】二零一九年度香港大學學生會周年大選將於一月二十八日至二月一日舉行,中央諮詢大會則於一月二十一至一月二十五日舉行。本刊訪問了候選中央幹事會內閣蒼傲 [1],了解他們的政綱、定位及對個別議題的看法,當中包括候選學生會幹事會內閣「蒼傲」希望增設一個新的學生會幹事會席位專門負責非本地生職務,又提及近年學生會氣氛「負面」,望以樂觀態度面對社會議題等。

 

鄭:候選會長鄭鎮熙

張:候選內務副會長張信一

李 : 候選大學事務秘書李鎔津

 

(以下訪問內容為逐字稿)

 

問:請自我介紹。

鄭:我叫鄭鎮熙,是今年的候選會長,理學院五年級。

張:我是張信一,我是候選副會長,在內部的。我讀經濟學學士及經濟金融,三年級。

李:我是李鎔津,候選大學事務秘書,我讀文學士(文學研究)及法學士,二年級。

 

問:請介紹你們的候選內閣。

鄭:我們莊名叫蒼傲,就如在宣傳單張上寫上的八個字「蒼茫大地,傲骨依然」。我們覺得近期香港社會發生了很多事,但是來到這個階段又有一點茫然的感覺,因為太多事情的發生令我們不知走向哪一邊。香港社會是這樣,而我們大學也是一樣。

在校務方面,我們的理學院主修科曾經被刪減,亦有李國章事件,還有其他一直存在的學校問題。其實我認為,對於我們來說現在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的階段,有一點迷惘,加上這兩年,尤其是上一年,上莊的人數不多(參選學生會的人數)。黃程鋒(學生會會長)上莊的時候只有七個人,來到今年就更加嚴峻,只有四個。所以這個情況是到了一個十字路口,要我們抉擇究竟可以走哪一條路會更加好,這就是頭四個字(競選口號「蒼茫大地」的意思)。而「傲骨依然」則希望跟港大的學生以及對外的傳媒表示,我們港大的學生依然有這份傲骨的精神,哪怕來到這一屆只有四個人(參與)選舉,其實依然都是會有學生願意出來承擔這份責任,而我們希望這一份傲骨的精神除了我們這一屆之外,到我們下一屆依然能夠有人挺身而出。

 

 

平安夜一拍即合 三人一夜成莊

 

問:可否簡單說明參選學生會幹事的原因?

鄭:說起我們上莊原因,其實是一個很偶然的情況。當時我們收到周年大選提名期重開的通知電郵,因為之前並沒有學生參加(參選)。而當日是平安夜,剛好一大群朋友出來吃飯,便說起這個問題,剛好他們兩個(張信一及李鎔津)就是為數不多,都有意願希望上莊。當時恰巧沒有人選(學生會幹事會),(因為)一個人選會沒有勇氣,但是三個人就試一試吧,「膽粗粗」的試一試。

 

問:在周年大選提名期重開之前有否想過參選?

鄭:在提名期重開之前,我們都沒有一個太大的接觸,只不過是因為聖誕大家朋友一起約出來一大班人,然後討論到這個問題,恰巧他們兩個(和我) 有一個比較一致的想法,因此我們才開了一個群組來討論,然後再深入溝通。

 

問:你們在提名期重開之前尚未認識?

鄭:對,可能大家各自都有這個想法,但是礙於一個人勇氣不夠。

 

問:為什麼一群不認識的人會相約聚餐?

鄭:經朋友介紹的(原句:「Friend搭friend嘅」),聖誕大家都沒有東西做,不如出來吃一頓飯,剛好見到(其餘的參選人)。

 

問:候選會長為何選擇在五年級才參選?

鄭:這個想法其實由大學一年級已開始萌生,畢竟大學生活希望多姿多彩,我個人認為與其將所有時間放在讀書,或許參加其他活動會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經歷。但是在五年級的時候,我們理學院,特別我是讀數學系,可能數學系的學生對於參加學生會、屬會,不會和社會科學學系或法律系的學生一樣積極,所以當時(參選)的想法是有的,但是就礙於找不到一些比較有默契,大家方向相同的同學,所以就這個想法收在心裏。而我尚有未完成的課業,因此還會留在學校一段時間,將會於 2020 年才畢業。

 

麥同學組「一人莊」 四人未有深入溝通

 

問:請講述每人的工作分配。

鄭:由於我們和麥同學(MAK Ka Chun Eugene 麥嘉晉 候選常務秘書)尚未有聯絡,因此就我們三人情況而言,我們很難做到仔細的分工,因為現在尚在選舉階段,加上我們四個候選人都未有一個很深入的溝通。如果按大概分配,我會再負責外務的部分,而張同學及李同學則會多數負責行政和內務部分。

 

問:你們的內閣與另一位參選人是分開政綱的,若四人全部有幸上莊,你們將會如何配合?

鄭:我們考慮到是次的時間比較緊迫,整個選舉期由12月28號中午提名期結束,到選舉投票結束都是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加上兩個星期的學期休假(Semester break),其實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

而我們莊內都傾向有一個多元的聲音,所以我們害怕的是如果我們在學期開始之後才組成四人內閣,我們害怕會壓抑麥同學的意見,他是自己一個很勇敢的出來參選,可能他都有自己一套的看法,我們不希望在接近中央諮詢大會或周年大選投票周才影響他的意見,這樣對於整個選舉、整個多元的聲音更加不好,所以我們傾向儘快和麥同學有一個接觸,與他溝通一下。

我們相信麥同學如果去競選常務秘書這個位置,他都可能有一個假設會有其他同學去競選其他位置,只不過他可能覺得常務秘書的席位是比較適合他的一個位置。而我們也很有信心,麥同學會願意積極配合其他參選人的理念,我們也會積極溝通協商。

 

問:你們之前有否跟麥同學聯絡?

鄭:有,但或因為學期休假(Semester break),因此一開頭聯絡是不太成功的。到現在這個階段,我們害怕給人一種騎劫了他的想法,如果現在才改成四人內閣,倒不如我們積極(和麥同學)溝通,嘗試把兩份政綱合而為一,看一下會不會更加好,例如我們兩支內閣之前都沒有想過的一些方向、政策。

 

內閣人手不足 擬設附屬委員會

 

問:如何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鄭:人手不足可能一個同學要身兼兩三個學生會幹事席位,這是一個比較大機會發生的情況。但是我們都希望爭取有沒有可能在我們旗下開一些Sub Com(附屬委員會)。例如若同學有興趣負責學生會福利範疇的工作,我們會積極邀請他們,這是其中一個辦法。

 

問:能否詳細說明你剛才提及的附屬委員會的模式是怎樣?

鄭:我們傾向公開招募附屬委員會,在當選後我們會儘快發集體電郵予全校同學,問一問同學的意願,這是其中一個方法。其次,如果因為人手所限,發生較少人手處理較多事務的話,我們傾向做一個優先的排序,首先是維持大學(i.e. 學生會)原本有的傳統活動,然後擇優而揀,正如我們政綱有提及的幾個方面都是我們會優先處理的。

 

問:請問有沒有計劃任何有關學生福利的政策?

鄭:我們會按照學校的傳統、學生會的傳統去保留我們一直有的福利。例如:Welfare week、勁過週等一系列的活動,我們都會努力維持。

 

問:請簡介蒼傲來年在會務上關注的議題。

鄭:會務方面比較大的核心是促進非本地生在學生會的活躍度。

張:我主要參加的原因主要希望提升非本地生在學生會的參與度,我們會有一些措施提高非本地生的參與,我們希望在學生會增設一個席位是專門服務 international student(國際學生)。還有我們會開 consultation forum(諮詢論壇)以及和其他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國際機構)合作,看一下什麼方面可以令校園更加融合。

還有第二就是近期學生會的氣氛比較負面,如果你去學生會大樓會見到很多海報以及現在學生會正在做的事都是投訴政府,表示不滿。其實我們知道港大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不是每一個都不滿意的,還有就算人不滿意,我們不一定要用一個很負面的方式去面對,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我是想用一個很正面和樂觀的學生會去代表學生聲音。

 

關注非本地生被排除問題

盼一洗學生會「負面風氣」

 

問:能否詳述為何希望於學生會幹事會中新增新的席位?

張:你知道我們現在學生會,還有學生會旗下的sub organization(屬會),其實都是由本地學生主導,其實很多非本地生,他們會期望有一個很Vibrant(充滿活力)的student life(學生生活),但是他們來到香港有很多student life(學生生活)和student organization(學生組織)是被exclude(排除)的。其實我們希望想一些辦法去令我們的學生組織更加完整和包容,我不想只是有一兩個活動去cater(學生會)這些非本地生,我希望我們的學生會可以更融合。我們希望加一個位置去讓非本地生參與,有一個關注非本地生事務的位置就會能夠帶來一些發展。

 

問:會否有任何措施照顧本地學生?

李:在會務方面,我們計劃進行一個文化導賞團及保育導賞等一系列的活動,希望能夠幫助同學了解香港的文物古蹟。我相信力量雖然少,但希望學生能夠在時事的議題上可以有一個了解的平台,同時希望能夠搞展覽,展覽香港到底有什麼文物古蹟,例如有一個古蹟叫景賢里。雖然活動的詳情時間尚未知道,但政府的網站上將會貼出不同文物古蹟的公眾開放日,或者一些巡迴展覽,我們到時候希望能夠參考政府的網站,然後根據開放的日期,去做一些導賞團,不但可以讓本地同學參加,也可以讓非本地生參與。

 

問:你指「近期學生會氣氛負面」,你如何看學生會近年處理議題的手法?

張:很多學生都不太了解,或者不知道學生會在做什麼。他們看到的東西就是學生會如何表達自己。而最明顯的方面,就是學生會這麼負面的態度,其實我認為現在的學生很不認同,而且我們參選的原因都是因為沒有人選,我懷疑是因為,原來學生會的風氣這麼負面,所以同學自己就不想參與或承傳。其實我們校園中有很多樂觀及正面的氣氛,但是利用樂觀正面的態度並不代表我們會忽視我們的問題,我們依然會積極令我們的學生組織更留意社會議題。

鄭:我們政綱也有提到我們希望做一些比較大型的意見調查,這些調查不一定限於社會的議題,例如內務的議題或者重大決策我們都希望可以在執行前知道更多同學主流的看法後,學生會才做一個決策。

 

 

下一則
上一則
2019 年 1 月 20 日

關於作者

學苑編輯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