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苑專訊】香港大學學生會法律學會及香港大學學生會社會科學學會合辦「時事座談會系列:與時代對話」座談會,三場座談會邀請不同學者探討與香港有關的議題,第一場《香港解殖:殖民主義的幽靈》於11月4日晚上七時於莊月明物理樓3號演講廳(CYPP3)舉行,邀請了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客席副教授羅永生,以香港歷史及後殖民評論的視野,由政治、社會及文化層面分析香港與殖民主義的關係和糾葛,探討「去殖」或「解殖」的可能性與限制,講座歷時兩小時,大約有十幾人參加。第二、三場座談會將分別於11月19及20日舉行。
羅以香港主權移交為切入,講述英國統治者從香港撤出,外國評論多視之為一個劃時代的日子,因為大英帝國放棄了她最後一塊殖民地。然而,從英國人手上接掌香港的中國政府,卻從不願稱香港為殖民地,反而以「九七回歸」定義香港主權移交。197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成員後,第一時間就要求聯合國將香港從殖民地名單除名,否定香港的殖民地身份。然而,雖然中國堅持自身領土完整的主體性,卻一直對香港被殖民一事抱持複雜和矛盾的態度。
|定義殖民主義
羅先就殖民主義作解釋。羅認為殖民主義與具侵略性、擴張性的帝國主義相關,但兩者有分別。「帝國」的特徵是征服和掠奪,「殖民」的重點是移居和治理。在歐洲帝國主義冒起之前,世界經已有許多古老帝國,如中華帝國、鄂圖曼帝國、波斯帝國、羅馬帝國、蒙古帝國。但近代殖民主義研究者大多只重視歐洲帝國主義的影響。歐洲的帝國殖民主義通常指涉歐洲國家到非歐洲之國家建立殖民地,對非歐洲地區造成鉅大影響。歐洲殖民主義亦可以細分為葡萄牙西班牙式、英式和法式等,西班牙殖民主義只著重搶掠,但較後起的英國殖民主義則以開放市場、營商貿易為目標,不一定要掠奪土地,可見殖民主義能夠細分。羅指出英國殖民主義以軍事脅逼來促進商業貿易,逼令清廷割讓香港也是以建立商埠為目標,而非純粹的掠奪,這令到人們看到的是多是英國為香港帶來自由和先進的法治制度,而非被侵略的痛苦。但整體而言,殖民為的都是帝國利益,因而殖民地依然會產生出反殖思想。
|殖民主義與中國的關係
歐洲殖民主義背後是由達爾文主義衍生出的社會達爾文主義(Social Darwinism),「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歐洲人認為既然自己較為文明先進,亦更加懂得利用資源,因而比起文明落後的土著更適合進行治理,這種思想為帝國主義提供理由。部份晚清學者亦受歐洲啟發,內心認為自己優勝於其他棕色人種,例如看不起印度人、不認為黃種人比白種人差等。雖然中國人一直認為晚清時屢屢敗於列強,被迫簽下不平等條約是奇恥大辱,但另一方面又認可西方國家的富強,想向西方國家學習。
中國人看似反殖民、反帝國,但其實並非希望推翻西方的殖民和帝國主義,而是希望向其學習,以便一爭長短。這種思想亦影響了整個中國近代的建國運動。而就算曾鼓吹世界革命的毛澤東曾承諾給予中國內部其他少數民族自決權,但到真正執政時,也改以武裝鎮壓國內的少數民族,堅持「寸土不讓」,繼承了源自晚清對殖民主義矛盾的看法。
|民族國家內的殖民主義
羅之後引用學者Arif Dirlik的觀點,提出「內部殖民主義」一詞,指出殖民主義可包括所有「外人強加某種生活方式予本地人」與「沒有尊重當地人的生活習慣」,並以同化或邊緣化的方法對待他們,殖民主義不只發生於國家與國家之間,亦可以在歐洲和非歐洲地方內部發生。透過重新定義殖民主義,我們會對國家內部的殖民主義更為警惕,如政府以「統一」為名強推同化政策。
簡而言之,民族主義亦不一定和殖民主義對立。民族主義在透過獨立對抗帝國殖民之外,亦能以民族內部有異己為由,對國家內部的少數民族進行「內部殖民」。羅認為這與香港的處境相似,香港亦是在某個正進行上述內部殖民之行為的民族國家中。在這類民族國家中,政府不會接受內部有宗教、語言上的差異,亦不會容許有人不服於中央管治。香港現時實行一國兩制,一方面保持自主性,一方面亦要與中國融合。自願、不傷及雙方利益的固然並非殖民主義,但假若中國強行剝除香港的主體性,削弱香港自治權,在內部的對立就會趨近內部殖民主義。
|香港殖民主義的幽靈
早在港英時期香港已經有人追求命運自決,希望擺脫殖民者的支配,得到自主性甚至自治。另一方面,二戰後英國亦開始放棄各殖民地,願意讓殖民地獨立。英國希望殖民地能夠先學習自治(self-government),然後讓殖民地獨立。縱使英國人也曾提出在香港開始設選舉,卻遭到中共強烈反對。羅指出中共希望長期利用香港獲利,香港若走向民主自治就可能會改變一切,從而影響中國利益。因此,香港殖民弊端的遺留並不只是因為英國,而是英、中兩國共同的責任。所以,香港在政治上由始至終都無自主權。
在中國利用香港殖民地之身分此方面,羅又指出更多例子。如六七左派暴動希望香港脫離英國管治,繼而結束殖民歷史。但當時周恩來卻重申要「長期打算,充分利用」香港,就此終結左派稱要收回香港的要求。由中共建國到簽署中英聯合聲明幾十年期間,中國一直抱著利用的態度看待香港,同時被蘇聯等其他共產國家恥笑,質疑其未完全擊敗帝國主義。但到七十年代,鄧小平以民族主義為由,認為必須要收回香港,並認為香港殖民地的歷史是中國的恥辱,必須以香港問題展現自己身為政治家的尊嚴。鄧小平以「高度自治」的方針,令港人看似有自主權,卻不給予香港在文化、政治上的主體性,繼而可以繼續利用香港。羅稱這種矛盾態度為「延後滿足」,中國一方面希望完整國族主體性,一方面又希望繼續利用香港由殖民地時期保存下來的特質。
|香港文化回歸?
中國認為香港人在文化層面尚未「回歸」,如英文在香港的極高地位,仍是香港英殖後遺留下的特質,但中國現時仍未就此推出過於強硬的措施。而有同學認為香港的文化並沒有「回歸」一說,因香港在經歷許多文化碰撞後,已經有自己的文化主體性。羅亦同意,他提到有人認為香港文化歷史的根不夠深,沒有產出大哲學家、大作家,因此不能稱自己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但他反對這種就自己的文化自行樹立標準、藉此貶低其他地方的方式。羅認為香港文化已經在各種方面延伸,擁有實然的文化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