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離》專題時事政治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 Undergrad, H.K.U.S.U.

泰國欲求改變的下一代

2021 年 1 月 14 日

文◎陳湘樺 蔡泯劻

同行: 國際抗爭特輯

去年初夏,香港爆發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型抗爭,港人為了追求民主自由走上街頭,轟動國際社會,掀起輿論譁然。今夏,亦有多國 民眾不畏強權,堅守信念反抗暴政。今期國際新聞專題「同行:國 際抗爭特輯」,學苑梳理了南蒙古、泰國及白羅斯三地的抗爭概況, 整合其示威背景、訴求、抗爭經過以及政權打壓的手段。在追求民 主自由、社會公義的道路上,香港人從不孤獨。世上仍有許多國家 及地區的人們與港人並肩同行,懷着一顆熱誠真切的心,務求為這 社會帶來改變。

泰國欲求改變的下一代

「讓一切終止在我們這一代。(Let it end with our generation.)」 

今年七月中,泰國爆發了近六年以來最大型的反政府示威。示威者對現任政府提出了三大訴求: 一、解散國會,重新舉行大選;二、停止騷擾及威脅異見人士;三、修改憲法,包括「冒犯君主罪」 (lèse majesté law)、清楚界定王室和公共財產的定義。除了反對由總理巴育(Prayut Chanocha)為首的軍政府,更直指向泰國國內高度敏感的話題「君主制」。不同團體亦相繼提出各種 議題,例如爭取 LGBT 權益、婦女權、教育改革等。無可置否的,泰國人民正追求的是這個國家 更好的未來。

 泰國民眾的不滿和訴求,由去年大選到今年七月的一連串事件堆積而成。泰國於二零一九年舉行 大選,但因總理巴育於上一次執政期間頒布了新憲法,新制定的選制令他和他帶領的軍政府在大 選中佔盡優勢,順利連任。而在是次大選中,主張「終結軍人干政」、主推泰國民主化的未來前 進黨(Future Forward Party),受到年輕人的支持和歡迎,成為泰國第三大黨,亦為泰國國內最 大的反對黨。但今年年初,憲法法院以違反政治獻金相關法律,裁定解散未來前進黨,更限制該 黨黨員未來十年內都不能參政,激起學生群起上街抗議。六月時,更傳出有多名反政府人士在泰 國周遭國家「被消失」,包括流亡海外的知名民主社運人士萬查勒(Wanchalearm Satsaksit), 當中甚至有三人的遺體後來被發現漂流在湄公河上。

 此外,泰國皇室的各種特權亦引致社會問題,激起群眾不滿。泰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私生活混亂,公眾眼中形象負面,醜聞不斷。而他亦坐擁大量財產,例如 38 架 客機及戰鬥機等,生活窮奢極侈。他更在泰國爆發武漢肺炎時,攜 20 名妃嬪到德國的豪宅避難, 更冊封妃嬪為「性戰士」,授予少校等級軍銜。哇集拉隆功在泰國危難之時仍然以稅金過着荒淫 無道的生活,相比起拉瑪九世普密蓬(Phumiphon Adunyadet)在任時,現在泰國皇室在人民心 目中的地位大不如前,只剩下專橫獨斷、荒淫無度的形象。

民眾的怒火持續因各種事件延燒,而泰國的青年亦從過往權力過大的政府的腐敗無能,認識到只 有打破現時的結構,泰國才有新的可能。終於在七月十八日,約二千五百名示威者在曼谷民主 紀念碑前的廣場聚集,以學生團體自由青年(Free YOUTH)和泰國學生聯盟(Student Union of Thailand)為首的示威者對政府提出了三大訴求。之後的數月,幾乎每天在泰國街頭,都可看見由 學生團體主導的遊行、集會。九月十九日,更有逾十萬人在曼谷皇家田廣場集會示威,為近年來 泰國最大規模的集會。

打破軍事政變的輪迴 

泰國民眾常喻泰國的政治是一場「輪迴」。現任總理巴育是軍人出身,現以泰國國防部長的身分 率領泰國皇軍。二零一四年,時任泰國皇軍陸軍總司令的巴育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當時英樂 (Yingluck)的政府。泰國皇軍雖然表面上效忠於泰王及人民,但其實過去八十年 來不斷干政,更曾發動將近二十次軍事政變,而每次政變後,新政府就會頒布一 部新的憲法。而巴育於去年頒布的,已經是泰國第二十部憲法。泰國實際上由軍 人掌握實權,而由軍政府設立的憲法欠缺民主和法律的基礎,制度的缺陷將令泰 國民眾一直無法得到真正的民主。此次的抗爭,亦是希望泰國政府能不要再 被「軍人勢力」壟斷,並且制定一部永久的憲法,讓人民聲音能夠 受保障,而不是永遠活在軍政府的陰影下。

追求王室改革的青年 

示威除了聚焦三大訴求如修憲、政治改革外,泰國青年望重塑泰國政治體系,要求改革王室、軍 隊,而法政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學生要求王室改革的宣言更震撼了泰國整個保守的社會, 惹起爭議。

八月十日,學生團體「法政示威聯合陣線(United Front of Thammasat and Demonstration)」 發出要求「王室改革」聲明,當中包括十項訴求:廢除「冒犯君主罪」、允許人們行使言論自由 批評國王、賦予議會權利調查國王的不當行為、赦免所有因批評國王而被起訴的人、清楚劃分王 室及公眾的財產、停止所有過分美化王室的宣傳、國王不應再承認任何軍事政變、取消王室公開 地對政治發表意見的權利等。過去,對於泰國王室的討論一直是泰國社會的敏感話題,甚至為禁 忌。憲法規定人們不能侮辱或誹謗國王、王后、王儲或攝政王,違者最高可被判刑十五年。法政 大學學生提倡的十項訴求,在社會上投下「震撼彈」,亦令示威由起初的反獨裁政府,轉向被視 為較「激進」的王室改革方向,令社會出現兩極對立。

 學生領袖表明他們追求的,是建立於民主制度上「健全」的君主立憲制。泰國王室應在憲法之下 受其規管,亦不得以自身的特權干涉政治。而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

「三指手勢」、哈姆太郎學運及哈利波特遊行 

泰國人在這場示威中,以幽默和極具創意的手段進行抗爭。在各種遊行 、集會,都可看見泰國的年輕人舉起「三指手勢」,手勢來自電影《飢餓 遊戲》(The Hunger Games),為反對極權和獨裁專制的象徵。而其實早在 二零一四年,此手勢已經成為泰國示威者常見的動作,更於二零一四年六月被 軍政府一度表明禁止使用。但泰國的示威者不但沒有遵照軍方的戒嚴令, 「三指手勢」反而頻頻在各種示威現場出現。

七月二十六日,自由青年等組織在民主紀念碑前發起「一起跑吧,哈姆太郎」活動。 泰國年輕人一邊唱着哈姆太郎主題曲、抱著哈姆太郎娃娃、頭上戴著鼠耳朵,圍着紀念碑 跑,示威抗議。泰國人們改編了哈姆太郎主題曲的歌詞,藉此反諷政府腐敗、國會議員無用,如 「最喜歡的東西~是國民的納稅錢」、「在議會中~睡吧睡吧哈姆太郎」。而之後的多場示威亦 以「哈姆太郎」為題,造就著名的「哈姆太郎學運」。八月三日,約二百名示威者在民主紀念碑 前聚集,他們大多打扮成《哈利波特》中的角色參與遊行集會。有人在現場唸咒語,稱「要為泰 國民主使法」;又以「食死人」(Death Eater)稱呼泰國正副總理,暗諷他們是「吃掉國民納稅 錢的食税人(Tax Eater)」;更以「佛地魔」比喻泰國國王,因為法律規定人民不能對國王不敬, 民眾只好叫他「那個人」(You-Know-Who)。

曾參與「哈姆太郎學運」的幾位學生在受訪時,表示《哈姆太郎》是泰國國民從小看到大的動畫 片,泰國每個人都認識,既有趣又無害,可以避開言論審查,又能讓更多人願意認識和談論民主。 而在象徵意義上,泰國人從出生以來,所有人都像是「被人所圈養的小倉鼠們」,無論是「籠子 的大小」、可以到的地方,都被政府限制。繞著民主紀念碑轉圈奔跑,就像泰國的軍事政變是一 個不斷重複的迴圈,而他們希望可以打破這個輪迴。

創意抗爭背後的晦暗歷史 

泰國過去以爭取自由、推翻獨裁為主的「學運」,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九七三年學運。學生領袖呼 籲軍政府應制定「永久憲法」,反對當時的獨裁軍人他儂(Thanom Kittikachorn),卻被以「顛 覆政府」的罪名逮捕。此後示威的人數從二千人暴增到四十萬人,警方和學生更在街頭發生暴力 衝突,政府以坦克、直升機、步兵支援警力,對學生進行武力鎮壓,造成七十七人死亡、八百多 人受傷。最後,因同情學生的群眾加入,示威人數增至五十萬人。時任泰王普密蓬因而決定解散 軍政府內閣,辭退他儂,並主張國家應重返憲政。泰國因此進入了被稱為「民主實驗時期」的三年。 

三年間,社會運動風潮盛行,學生、農民、工人等的社會各界人士都為爭取權益而示威。當時普 密蓬認為社會動盪、秩序愈發混亂,只有強硬的軍政府可以解決問題,因此召回被驅逐出境的前 總理他儂,建立軍政府執政。獨裁政權的回歸固然引發了學生大規模的示威,學生於法政大學校園聚集抗議,但當時政府及右派媒體卻以「一群共 產主義者企圖摧毀王室和整個國家」詮釋事件。 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的清晨,當地的警察、右翼民 間團體等非正規武裝組織封鎖校門,手持槍械衝入 校園,毒打、強暴、槍殺示威的學生,屠殺一直至 中午才停止。這場「法政大學大屠殺」造成四十六 人死亡、一百八十人受傷、三千人被逮捕。而最後, 泰國又回到軍人獨裁專政情況,並且開始實施戒 嚴,更建立媒體審查制度,進一步壓縮人民自由。

過去的抗爭令泰國人留下了示威「充滿威脅、非常危險」的記憶,因此只能採取溫和的抗爭手段, 避免暴力衝突,害怕會再度釀成過往的悲劇。而泰國人亦學會使用諷刺、迷因,旁敲側擊地表達 心聲,甚至數月前「中泰網絡大戰」時,也是藉由中國網民的嘴,趁機罵政府和國王。泰國民眾 選擇以更輕鬆、受傷風險較低的手法示威,而這種創意抗爭的確可以一邊凝聚年輕人的共鳴與情 感、令資訊傳播得更廣闊,一邊避免觸碰到政府真正的底線。但是,對政府卻無法造成直接的威 脅性,而嘲諷亦令皇室和政府沒有任何反應。

奶茶聯盟與香港模式 

眼見局勢持續升溫,泰國政府於十月十五日頒布緊急狀態,禁止五人以上集會及散布危害國家安 全的資訊,翌日,數萬民眾聚集於曼谷暹羅購物中心(Siam Center),踏入傍晚警方開始武力驅 散示威者,警方以水炮車發射藍色催淚水劑,泰國人亦仿效香港示威者組成傘陣阻擋。十七日, 抗爭者聚集於地鐵站附近集會,政府暫停曼谷鐵路全線服務,有一名支持運動的泰國警察於警車 上向示威者舉起三指手勢,被民眾褒獎。面對一連三日大規模示威,政府於十八日宣布會讓步, 並在廿二日解除緊急狀態,但未有回應另外兩大訴求,抗爭者向政府發出最後通牒,否則會有後 續行動。自頒布緊急狀態後,示威者仿效反送中運動無大台運作模式,以 Telegram 組織抗爭及傳 遞資訊,而抗爭代表人物與香港一樣只是作為運動圖騰,不會作實質決策和指揮。 

「 泰 中 網 絡 大 戰 」 衍 生 的「 奶 茶 聯 盟 」 亦 參 與 其 中, 由 網 絡 文 化 轉 為 影 響 現 實 政 治 的 實 體。 「#StandWithThailand」標籤在網絡上隨處可見,遍佈 港、台、泰及其他東亞國家,香港抗爭代表人物亦有到 泰國領事館聲援。另外,有泰國抗爭者於 Change.org 發 起聯署,要求德國政府將哇集拉隆功列為不受歡迎人物, 禁止先前於德國避難的泰王繼續居住,不久泰國政府於 境內封鎖網站,身為「奶茶聯盟」盟友的香港及台灣人 隨即接手聯署,截至廿五日聯署人數已達廿一萬。

下一則
上一則
2021 年 1 月 14 日

關於作者

學苑編輯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