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即時新聞 Undergrad, H.K.U.S.U. Instant News

校委會研究生代表參選人朱科:本科生與研究生應有分工 前者專攻校政 後者專攻研究、就業 【學苑專訊】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研究生代表選舉將於 10 月 17 日至 10 月…

校委會研究生代表參選人朱科:本科生與研究生應有分工 前者專攻校政 後者專攻研究、就業

【學苑專訊】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研究生代表選舉將於 10 月 17 日至 10 月 21 日舉行。今年總共有四位研究生競選此一席位。本刊訪問了四位候選人,了解他們的背景,參選理念和政綱。

朱科現正修讀電力工程博士,去屆校委會研究生代表,本年度校委會研究生代表選舉參選人之一。

Q:請簡單介紹自己。
A:我是朱科,電力工程博士生,來港第四年,上一年當過香港大學研究生會主席。今次再次參選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這一年成立了檢討小組(independent review panel),當時我在校委會(council)內強烈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以及就透明度與保密制進行討論(transparency versus confidentiality)。由於下個月將會發表檢討結果,所以我希望跟進案件,不希望未延續討論便退下來。第二,過去三年,我感受到學校政策在研究生層面的問題,但現在港大的發展不夠力,例如全球學術排名中港大只在150位左右。我希望學校能加強推動與研究生相關的政策,令研究生可有更多研究成果(output)、有更好的土壤激發研究生的智慧,有利港大發展。

Q:你對檢討小組的取態是?
A:主要有三項,第一是特首應否擔任大學校監:大學的資助款項來自納稅人,政府應有權監管資金運作。但特首擔任校監應屬榮譽性質,因為大學的人最了解大學管理問題。現在問題主要是大家對特首委任的委員不信任,而我認為被委任的人應該要有公開演講或計劃書,說明自己如何適合當一名被任命的港大校委,所以這方面的制度應有所改善。

第二是透明度與保密的問題:現行政策是百分之百保密,我認為這是不對的。因為在保密協議下,很多問題都不能說出來。而我是民選進去的,要替選民發表意見,當選民問及我有沒有做到、怎麼做不到某些要求時,事實上會造成誤解。例如這年面對研究生有關學費、舍堂住宿的議題,我皆投下反對票,但無法在外面說,因為學校說要保密,要待一段時間,文件公開後,才可以表達。我希望有新制度,清晰界定保密程度,哪些少些保密、哪些不應保密。我希望增加透明度,令所有持分者(stakeholders)間有充分了解。

第三是校內和校外人士(internal and external)的問題,我認同增加校內委員。但如何增加是一個問題;比如我們要增加兩個研究生或本科生代表,但萬一兩個研究生之間意見不同時應如何處理,這些地方有漏洞。另外,校委會中有教職員代表(teaching staff),但沒有非教職員代表,如物流(logistics)等。我覺得可以增加相應的代表,但報告中應基於同學所期望的人數,提出充份的分類。但現在校委會有 24 人,開會時數頗長,一個機構愈大愈影響效率,所以也要考慮清楚每一個因素,因為改革之後可能很長時間沒有「返轉頭」的機會。

Q:作為去年研究生代表,有人批評你就126圍堵沙宣及院校自主等議題立場不清。你有甚麼回應?
A:當年「等埋首副」話一出時,我作為研究生會副主席,與學生會幹事會簽署過一份決議,希望盡快落實副校人選,我亦希望能盡快解決人事問題。我於去年11月上任後都表態不願「拖」,促解決此問題,也提了意見,希望盡快成立新的副校遴選小組,也參加了副校的見面會,於區潔芳(Terry Au)上任一事上我亦做了不少工作。

至於副校圍堵當晚,開會時討論到 Review Panel 的項目,大家都同意成立,但教資會未發表報告,主席說需要再等少許時間,陳祖為詢問大概還要等多久,主席就回答說一、兩個月。於是我們都同意,因為有了報告後,小組能更詳細評論大學管治議題。開完會後,我和馮同學在接待室,我從該處看到有人往停車場衝,當時擔心當晚會否有事發生。我出來後發現所有人都在圍堵李國章,就向在門口的 CEDARS 職員詢問情況。我隨後再問要不要說兩句,因為都是學生代表。當晚我站在門的左手邊,很希望出來說話,因為學生是想成立檢討小組,而且會上沒有反對意見。

不是我不想表態,而是研究生代表和本科生代表的持分者不同。研究生較著重研究、就業機會、學術發展,本科生則是較關注校政,所以容易有不同聲音。我不希望兩種代表各發表不同的聲音,而是想保持一致,所以我不想在多種意見下造成更混亂的情況。

Q:你的意思是,研究生著重研究、就業機會、學術發展,因此在某些校政議題上不方便表態?
A:是的,而且因為較少研究生關心校政問題,不容易拿到支持。如我要表態,要用一個得到很大部分人支持的意見,而不是我個人的政治表態。

Q:有人質疑你在校政議題上不表態,是因為中國留學生的背景,你覺得有沒有關係?
A:我高中、大學前都在大陸讀書,2012 年在台灣高雄當交換生。我知道我去除不了我的身份標籤,但我對自己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要求有三個,具備專業性、獨立性、社會性。學術上,我專心做研究;獨立性,即指我不會依靠任何的政治勢力,而是基於我找到的資料和判斷作決定。因為我不希望讀了我這麼多書都給一個政治框架奠定了我的基調,這是我不會做的;社會性,即指我希望關心社會議題。所以現在我作為內地生出來選,兩方面都不是有很高的評價。內地生會想:「你為何不專心讀書,是不是想出名?」香港這邊有人說:「你是不是受到什麼團體指使去滲透校委會?」其實兩方面都有阻力,不是說內地生就「撐我」,但我堅持做知識分子的原則。我其實可以不理這些事,開開心心讀書然後離開港大,但我真真切切關心港大發展的急切性,所以為大學做過很多事,例如平機會、反歧視和副校長遴選等。

其實這次我可以不選,因為想表達的都「七七八八」,也想有新的意見進入議會。但我在檢討小組議題上,向研究生做了兩個月的調查。故這次參選的最大原因是我希望提交的議題能有結果。

Q:可否評論一下李國章?
A:他開會的風格和梁醫生不同,梁醫生是比較開放,每次開始討論一個議題,就會開放予所有委員討論(open the table for all council members to discuss),討論完才總結。李國章的風格比梁醫生強硬,提出議題後,有時候會先講述自己觀點,之後才問大家意見。我覺得作為主席,梁醫生的風格比較好,因為如果一開始就提出意見,會影響討論方向。第一,我希望之後他能先讓委員發表意見,再結案陳詞。第二,現在大家對李國章的信任度不夠,有「信任危機」。我覺得主席應帶頭走出來聆聽學生意見,那麼還有哪個委員不會跟著出來呢?我見到學生方面有主動「行前一步」,但校委會方面也應該回應。

如有本科生或研究生有任何立場,都可隨時聯絡我。而我也希望和本科生代表孫曉嵐作出配合,真真正正為港大好。

Q:你是否共產黨或共青團成員?
A:不是。共青團團員我就不知道,因為好像小學時都要強制加入,但入黨這些事我就沒有做過。

Q:其他候選人優勝的地方?
A:我覺得我做事比較「接地氣」、實際(practical),因為研究生二十多歲,很多都有經濟上的壓力,希望能找一份好工作;做研究的希望學術上有好的發展。我自己能夠實際切合研究生的利益,譬如爭取設置更多資源幫研究生找工作、又如身體的健康,因為很多是非本地的學生,上年有一位研究生跳樓自殺,那個人是我的同學,我非常之難過。我承認校政議題上,我們不如本科生「叻」,所以應有分工,本科生專攻校政,研究生專攻研究、就業,這形勢應是對港大好的。

朱最後呼籲研究生投票:「我覺得研究生有好大嘅智慧,咁呢啲智慧都係港大第二個世紀發展的力量。我希望我自己可以推動研究生政策上面嘅改善,俾佢哋一個肥沃嘅土壤,咁先可以挖掘我哋嘅智慧,將呢啲動力幫助港大嘅發展,呢個係我做研究生代表,一個最希望嘅理念。」

下一則
上一則
2016 年 10 月 17 日

關於作者

學苑編輯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