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會《港台對談──出版與言論自由》論壇 台灣學生與香港媒體人暢談獨立與自由
【學苑專訊】香港大學學生會評議會時事委員會於今日中午舉辦《港台對談──出版與言論自由》講座,藉紀念台灣獨立運動者鄭南榕自焚二十七周年,邀請學苑前副總編輯江旻諺同學、時事評論員劉細良先生和《前哨》月刊社長劉達文先生,談論獨立運動和言論出版自由之間的辯證關係,與香港近年言論出版環境的日趨惡劣的看法。
江旻諺:獨立和自由 不能一分為二
身為台灣留學生的江旻諺同學首先發言,他指陳近日台灣紀念鄭南榕時引起的話題:紀念鄭南榕,應以其言論自由鬥士的地位,還是台灣獨立先驅的名義紀念較為合適?他認為,獨立和自由,是不能簡單一分為二的問題。現下2016年的台灣,雖享有充分的政治與公民自由,但尚未達至鄭南榕生前的理想。鄭南榕的名言:「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是我們是好國好民。」的內涵仍待台灣社會運動者的詮釋與實踐。
他指出,台灣的左翼獨立運動傳統,除了源自國民黨過去打壓左派的歷史、反抗兩岸逐趨緊密的政商關係,更是近年新自由主義下經濟果實分配不均社會問題的反映。「左派民族解放」的概念,源自台獨先驅史明金字塔模型理論,強調台灣基層對抗的是本土資本家和中共政治勢力的結盟。沒觸及社會經濟問題的政治獨立,對左翼獨立運動者而言,並不是真正的獨立。由此詮釋,自由和獨立是關聯緊密的概念。他坦言感覺香港學生沒有如台灣人一樣對自己的土地有自然深厚的情感。對台灣人而言,對家園、土地的熱愛,是自由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何以左翼的「平等」價值,和獨立的「集體解放」概念可以並行不悖的原因。江同學結語提及鄭南榕當初因為外省人的背景,被同黨質疑其忠誠性,但他的犧牲已經為「誰是台灣人」提供了解答。
劉細良:中國香港已在不同車軌之上
劉細良先生首先提及,鄭南榕在台灣離開白色恐怖,走上民主道路的現在,仍然為台灣社會深刻紀念,甚至將其殉道的4月7日訂為言論自由日。鄭南榕身亡的1989年,當時台灣已然解嚴、開放報禁,但仍壓制台獨言論,迫使鄭南榕的自焚。他認為沒有真正的獨立,就沒有真正的自由,也認為若單以言論自由為名紀念鄭南榕就沒有意思,而忽略他對台獨運動的貢獻。其二,鄭南榕在當時台灣是「鷹派」,屢屢被國民黨打成「暴徒」,在政治環境惡劣下不畏艱險提出主張,並以行動實踐。這對今日「和理非非」路線失效的香港有所啟示。他質問,在今日香港,真正的反對派,該如何自處,如何行動?最後,台灣的民主運動和民族運動始終是緊密連結的,這和香港有很大的不同。沒有台灣獨立的主張,就沒有鄭南榕所指「100%的言論自由」。
回到香港問題,劉指陳香港民主運動的失敗,是在於1989年六四之後仍保持對中共的信心,相信民主回歸和港中共同體。他比喻當時世代的人以為,中國和香港是在行向民主道路的同一車軌之上,只是車速不同。2047年前,內地必然追上香港,達成共同的民主。可是,現在的經驗卻告訴我們,香港與中國已經行駛在不同車軌之上,對中國而言,西方核心自由價值已然「出軌」。香港人當今已經了然,香港和中國,最終會行向不同的終點。他覺得,香港必須現在開始反思,若要真正的100%民主自由,那香港理想的政治體制應為如何?香港人必須勇敢提出主張,才能避免重蹈過去世代的覆轍。
劉達文:銅鑼灣書店事件顯示中國缺乏管制公民社會的經驗
劉達文先生主要討論香港當前言論出版環境,他認為香港一直都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銅鑼灣書店事件主要仍是人身自由問題,政府目前仍未明確打壓禁書的販賣。談到香港獨立,他覺得是可以討論的議題,但問題是這不被香港主流社會所接受。他擔憂當社會共識還沒到一種程度時,激進概念的先行者往往會犧牲,就如鄭南榕一般。但仔細想,客觀上新加坡如香港一樣,沒水、沒電、沒資源,殖民後連李光耀也沒想過獨立,到今日卻成為經濟強權,顯示港獨經濟上並非不可行。
他指出,加拿大同樣面臨魁北克獨立的問題,態度卻和中國意欲以《基本法》取締港獨截然不同,關鍵在於統治者態度的分別。他覺得港獨的提出,未必是煽動分裂國土,是可以被討論的,以《基本法》限制是錯誤的態度。他又指,歐洲共同體的強大,是建立在分裂的國家之上,而綜觀中國歷史,也如三國演義中所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裂有時也能促進社會發展和自由,如春秋的百家爭鳴,北京政權不該如此忌憚港獨。他認為中國對港獨如此大動作,是因為政府對人民的恐懼。他建議港獨的年輕人,應先認識中國的政權本質,並積極發展自身實力,取得和共產黨談判的籌碼。
劉達文先生又批評銅鑼灣事件中國綁架手法的粗糙,顯現其對公民社會管制經驗的不成熟。相比李光耀政府以法律程序「正當」取締言論,中共粗暴的手法「好低層次」,以收購書店、出版業的方式,都好很多。
總結:獨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午餐
江旻諺則指出,2008年國民黨執政以來,紅色資本進入媒體、出版業,而在市場邏輯的引領下,台灣主流書店集團免不了會刻意忽略政治社會思想的書籍。但台灣公民社會已經有所反制,小型書店、網路書店的崛起,或是公民團體舉辦沙龍討論書籍、演講,都為台灣保留一塊清境的思想土地。台灣公民運動和學者承認自己在國際間的弱勢地位,但卻因此更積極參與運動,深根中國、香港等公民社會,目的是期待中國公民社會有朝一日能支持台灣獨立。他舉近日肯亞擄人事件為例,在中華民國體制之下,台灣政府沒有積極的作為,希望民進黨執政之後,政府的行動能與民間的期望日趨一致。
劉細良先生則提及,香港獨特的位置與殖民歷史,保留中國的文化傳統,又建立西方法治精神,促成其出版業的勃興,是世界認識當代中國的第一管道。香港出版界對中國的認識,絕不僅止於討論「習近平的情婦」。
劉達文最後總結,他認為民族獨立的前提,是「團結」。他指出台灣、香港都有社會撕裂、面對困難就買機票移民的問題,但反觀猶太人即便面臨數個世紀的離散和比台港都更艱險的迫害、屠殺,卻因為民族意識的團結,終致以色列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