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苑專訊】 香港中文大學七所書院學生會於今日( 6 月 4 日)舉辦六四論壇,主題為「香港中國,漸行漸遠;六四意義,從何說起?」。嘉賓包括黃毓民、馮檢基、楊岳橋、謝志峰及羅冠聰,現場有約 200 人參與。台上嘉賓討論在中港矛盾下六四事件對港人的意義,馮檢基認為香港與中國在地緣和血緣上密不可分,不能不紀念六四事件;黃毓民則反斥泛民吃了六四的「人血饅頭」二十多年。有台下會眾批評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稱六四已載入史冊的說法,亦有人不滿支聯會燭光晚會強迫參加者「硬啃」建設民主中國等綱領。
立法會議員羅冠聰稱自己當年尚未出世,未能親身感受六四。他引述 1989 年六四屠城後,北京學生以血肉之驅護送香港學生和記者,把記錄歷史的使命託付予港人,故香港人有責任傳承這段歷史記憶。羅表示支聯會的悼念儀式在本質上有其重要性,並有助參與者深化記憶,回想當年發生的事。
馮檢基表示論壇主題中的「香港中國,漸行漸遠」需要從不同角度出發,六四事件的年份確實越行越遠,但當年學生要求反官倒和反貪污的訴求並未越行越遠,中共出動坦克鎮壓學生仍然是事實,共產黨依然執政。他指香港人在地緣和血緣上與中國不可分割,豈能說不去認識和紀念六四。馮重申香港作為中國土地上唯一可公開悼念六四的地方,學生不能反對舉行悼念六四儀式的人。他又引述港大民調顯示年輕人支持平反六四比率上升,反映支聯會多年來的傳承工作有用。他以教會為例,每星期一次的禮拜雖然千篇一律,但只要是正確的事就應該堅持下去,更要將這段歷史告知下一代。
黃毓民認為「漸行漸遠」意指越來越多年輕人不承認殺人政權,現今大學生重新思考六四的定位,並非忘記六四,只是不再跟隨支聯會的方式。他明言悼念六四的宗旨應為打倒共產黨,要求平反六四等同承認中共政權的合法性,又質疑哪個主體要負責「平反六四」、「 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和「追究屠城責任」。黃批評多年來泛民主派吃六四「人血饅頭」,透過消費六四死難者上位,贏取選票。黃反駁馮檢基指港人在地緣和血緣與中國人不可分割,他批評以血緣確立中國人身份定位乃感性所為,應以理性的文化認同確立。他明言六四晚會有維穩之用,鞏固港人對中國的情感,故中共政府樂見支聯會繼續舉辦燭光晚會。
立法會議員楊岳橋認同悼念六四要先否定中共政權的地位,並帶出六四與香港的關係。楊指有關六四的歷史於香港非常「在地」,八九年百萬人遊行團結當時社會,而六四對當時《基本法》草案亦有影響。六四前,《基本法》第一稿第 23 條的內容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須立法禁止任何破壞國家統一或顛覆中央人民政府的行為」。六四後,《基本法》第二稿第 23 條的內容改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或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此外,六四對《基本法》中有關普選進程的安排亦有影響。
時任亞洲電視記者、曾親身見證六四的謝志峰稱理解年輕人有感與六四漸行漸遠,但強調香港香港政制發展握於中共手中,逃不了中國的控制。
六四晚會變相維穩 嘉賓否認消費六四
主持麥嘉緯引述黃毓民指六四晚會變相維穩,詢問一眾講者的看法。楊岳橋指六四晚會與培養愛國情懷沒有直接關係,同時參加者非必然認同支聯會主張。楊稱參與六四晚會為一個方法向世界表示,有一群人仍未忘記此段歷史。謝志峰認同相比起港獨,中共更樂見港人參與六四晚會,但不同意泛民消費六四之說,又稱消費六四不能得到任何好處。馮檢基指不應執著於紀念六四的形式,而應重視背後的希望、願景和價值。羅冠聰重申悼念形式不是重點,並指不應讓質疑主導目前討論,故不會去質疑六四晚會是否維穩,而是在乎能否團結不同聲音。
學生批評支聯會綱領 楊:參與晚會不必認同綱領
台下發問環節時,有學生批評支聯會經常以「大局為重」為由,呼籲市民出席維園燭光晚會。他認為參與者亦被迫「硬啃」支聯會要求「建設民主中國」等訴求,又質疑支聯會有否了解年輕人的想法。另外,有學生指六四晚會的燭光日減,並詢問楊岳橋等年青泛民有否將年青人的想法帶入泛民內,改變每年都一成不變的集會。有會眾亦批評中大學生會聲明稱六四已記載於史書的說法,他表示六四事件只有記載在民間文獻上,官方文件從未記錄這段歷史。如果六四並未正式列入史冊內,人民將會逐漸遺忘。
楊岳橋回應提問時表示,參與燭光晚會的人數近年都維持在十萬人以上,並未見有人數漸減的情況出現。楊稱參與支聯會晚會並不等於需要認同其四大綱領,只需認同「毋忘六四」的大前提。他以工聯會試圖漂白六七暴動為例,強調年輕人要掌握六四的歷史話語權,否則歷史真相將會被篡改。
羅冠聰指雖近年參與六四晚會的年輕人減少,惟早前有民調顯示年輕人支持平反六四比率上升,相反 50 歲以上支持平反六四比率卻下降。羅指社會應思考此現象,同時不應質疑年輕人不參與六四晚會,而應了解為何年輕人拒絕出席。